振成楼坐落在永定县湖坑镇,素有“土楼王子”之称。客家土楼的一张名片,也是自驾游土楼的经典目地的之一。
振成楼建于1912年,耗资8万光洋,相当于现在400万元人民币,历时5年。整座大圆楼占地5000平方米,由外环楼和内环楼组成。外环楼髙16米,共4层,每层有48个房间,按我国古代的“八卦图”式8等分,每卦6间(仿每卦由6爻组成),自成一个院落,彼此间有拱门相通相隔,布局十分合理。
内环楼分上下2层,一楼为中堂大厅。大厅由4根近5米高的粗大石柱及架在石柱上数米长的石梁支撑,象征“地方”,即圆中之方 (整座大圆楼象征“天国”)。中堂大厅与两边30个房间相连接着,大厅可容纳16张八仙桌的宾客同时用膳。它既是家族议事的场所,又是祭拜祖宗的地方,还是一个舞台,宛如北京颐和园中的大戏台,全楼数百人尽可在廊道和台前天井观看演出。
二楼除房间外,在南头正对大厅处设半月形铸铁雕花环廊。站在二楼环廊,下可鸟瞰大厅一应活动,上可眺髙层楼景观。楼内左右两边的水井,象征着八卦中的阴阳两极。整个楼内一厅二井三门四梯,布局对称合理。主楼内共208个房间,主楼外两边各有一座耳房相对,远观全楼如一顶旧官帽。因按《易经》八卦图设计建造,又象一个放置在地上的罗盘。
楼内还有一片幽雅的小花园,奇石造景花坛呈绿,让你领略另一番温馨情趣。振成楼还附设振成楼书院,楼外村中还有日新学堂。那是1902年楼主林逊之之父林仁山所建。看到日新学堂,你会大为吃惊:这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竟然有这样一个中西合璧风格、建造考究的学堂,这就是客家人崇文重教传统的昭示,同时也是振成楼,虽是土楼但却“外土内洋”,从而又是客家人开明、开放意识的绝佳反映。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土楼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