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土楼那是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在车上有空调呆着很舒服,一下车后,就感觉到一股热浪来袭来,当导游带着我们走进承启楼的时候,突然感觉一股凉意袭来,这土楼内的温度比外面至少差了四五度左右吧,我问导游,这土楼为什么会有冬暖夏凉的功能?
导游跟我说,土楼都是以夯土墙承重,外墙大都一米多厚,最厚达两米多,沿海地区最薄的也有五六十厘米,单元式土楼的内隔墙也是夯土墙。所以土楼内部所有房间几乎都是以土墙围合的空间,土楼居民说土楼里“冬暧夏凉”,这的确不假。厚厚的土墙夏天阻挡酷暑,冬天隔绝冷风。在炎热的夏天,阳曝晒,由于高墙的围合加上巨大出檐和走马廊的遮挡,土楼内房间的日照时间减少,大部分处于阴影中,再加上厚土墙的阻隔,内院和房间都十分阴凉。
土楼的大门通常是楼外与内院连通的唯一通道。大型的土楼最多增加两个侧门,即增加了两个窄通道。大门和侧门自然成为土楼的进风口。这些通道形成的“巷子风”,使得门厅成为全楼最凉快的地方,因此,这里成为土楼人夏日纳凉的首选地和日常交往的理想空间。在闽西山区寒风凛冽的严冬,土楼由于环周高墙的围合,晚间大门紧闭,冷风无法侵袭内部。楼内数百人聚居,兴旺的“人气”和底层厨房炉灶的烟气,使土楼内部形成独立的小气候,温暖舒适。楼内楼外犹如两个世界,气温差别明显。难怪现在当地居住新建“洋楼”的人,会觉得冬冷夏热有种种的不适,从而怀念土楼住居,以至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又搬回土楼居住。显然“洋楼”的砖墙其隔热、防寒作用,远远不如土墙,所以夯土墙的民居至今仍受青睐。
土楼住居的优点不仅表现在空气温度宜人,而且表现在空气湿度宜人,厚厚的土墙有神奇的调节室内湿度的作用。
在雨季,闽西、闽南山区的空气特别潮湿,厚厚的土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土墙的表面绝不会像其他光滑的墙面那样反潮或产生凝结水的现象。在干燥的秋季,土墙又能自然释放水分,—定程度上调节了室内的湿度。
在中国黄土高原窑洞民居中,均挖土坑蓄水,搜集的雨水可以常年使用。而如今有人改用水泥砂浆粉刷水池壁,池内所积的雨水会被捂臭。这正是泥土池壁“可呼吸”功能的奥秘所在。
福建土楼的夯土墙同样具有这种“可呼吸”的奇特性能,即有毛细孔的墙体具有透气、保温、隔热的性能,所以住在土楼内,虽然环周厚厚的土墙围合,仍冬暖夏凉,营造了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土墙的这种性能还有待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试研究,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如果我们今天的建筑也有冬暖夏凉的功能的话,那岂不是很节能呀。这是客人先民的智慧呀!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热点图文推荐:
土楼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