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楼位于二宜楼东南侧,相距约150米。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系二宜楼建造者蒋士熊之孙蒋经邦所建。双环圆形土楼,坐东南朝西北,占地3100平方米。楼高13.25米,直径51.6米,设4个单元,各有楼梯,每个单元均为7开间。包括门厅通道在内全楼共有%间。三层有内外通廊沟通全楼。斗拱雕花刻草,装饰精细。供案灵桌等都是清代遗物。南阳楼为福建省两大民系一一客家民系、福佬民系之福佬民系地区的土楼中单元式与通廊式有机结合的经典之作。
南阳楼二、三层筑通廊,单元间只设木门分隔。通廊木门开则二单元相通,提高了灵活性。三层筑有“隐通廊”,底层墙基为1.9米至二层顶墙体尚有1.7米,墙收分0.2米,以墙体作隐通廊宽为1米,隐通廊外沿开31个小窗,则36个枪眼内宽外狭,装套木板,高0.3米,外宽0.05米,隐通廊内沿则筑木壁,筑有木门可通隐通廊,急时相互为援。
南阳楼门楼为细磨的花岗岩砌筑,高达5.99米,阔4米,门宽1.7米,门板是梧桐木,三门顶皆置水箱,外敌火攻时可灌水成水幕加以防御。
南阳楼石匾额为行书勒刻,刻有“山高”、“水长”。“嘉庆丁丑”,“端月立”等,石刻雕工精致,其最精致应数祖堂前的抱鼓石,四面共雕刻数十种吉兽神禽,基石正面雕有圆形“寿”字,下边刻有怪兽。
南阳楼背靠狮子山,山青水秀,楼右边小溪水质清澈,两岸绿竹成荫,将土楼融进了生态环境中。
版权声明:本文如有版权所有者发现自己作品被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热点图文推荐:
土楼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著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